 |
701 这是我1998年在美国买的住宅,图中我坐在电动剪草机上打理着茵茵草地-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嘛! |
|
 |
702 鲜明对比的两个世界。这张照片是我童年住过的乡村老屋,已是"老态龙钟",
没有人居住了。对这两张照片,我时常进行对比和思索。 它时时在提醒: 我是从哪里来的?
|
|
 |
703 图解见704 |
|
 |
703、704 上述两图: 看一个地方的变化常常要看厕所,因为它是文明和进步的缩影。这两张相片的背景都是简陋的厕所。我儿时它就在那,
现在还在那。大约50年了吧? 让人感慨的是世界发生了这么多这么快的变化,而某些角落却仍然自始至终, 依然故我, 以不变应万变, 保持着原样和"味道"。 |
|
 |
705 图解见706 |
|
 |
705、706 乐呵呵的走下陡陡的河堤,掬一捧清凉透彻的河水。这是在通往有东方瑞士之称得"喀纳斯湖"的山路边。
矿泉水扔在一旁, 放心地品尝着大自然的恩赐。生活在大都市里的我,通常轻易不敢接受任何不明来历的食物和水的。 |
|
 |
707 喀纳斯湖位于阿尔泰深山密林中,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而神秘"。站在这似乎专门为人们留影而设立的栅栏边,透过树枝,你可以窥见山的雄伟和湖的柔美。 |
|
 |
708 湛蓝的天空、巍峨的群山、坚硬的冰面以及清灵的空气。虽然已经是五月天,喀纳斯的湖面仍然保留着她那冷傲的面容。在这,你感觉不到城市的喧嚣和人间繁杂,纯净的一切涤荡着沉重的灵魂。 |
|
 |
709 火焰山讲经堂。
据说,这就是《西游记》,唐僧在此"讲经传道"的场所。方圆几十里,不见一丝绿色,如果唐僧之类的人物没有通天的本领,想必是无法在此生存的。或者,几千年前的此处并不是现今的模样? |
|
 |
710 同一时刻,不同位置,湖水以不同的面目示人。一面是冷硬的冰层,无法猜测冰层下面到底有些什么;一面是透彻的水面,清澈的使人不忍去亵渎。 |
|
 |
711 这个休憩的位置一定有不少人在此留过影。白雪覆盖的远山、葱绿的松林,以及悠闲的游人。 |
|
 |
712 "火焰山"上的这杆秤是我见过的最大的了。
巨大的秤砣,可以轻松地度量站在秤盘里的我。记得似乎有一首歌里也唱过:"天地之间一杆秤"。 它是不是在提示人们:每个人在人世间都有自己的分量? |
|
 |
713 维吾尔的"库尔班大叔"。
来到葡萄沟,虽然,离葡萄丰收还有个把月,但并不影响我头戴维族的花帽,一边欣赏着满沟的绿,一边品尝着甜蜜的葡萄干,其乐无穷。 |
|
 |
714 魔鬼城。地理学上称之为"雅丹地貌"。经过千百万年的流水侵蚀和风沙冲击,整个地貌看上去像是一座座崩塌的古代城垣、堡垒和宫殿。听说,每到夏秋季节,有时会刮起七八级大风,风沿着谷地吹过,卷起砂石,发出凄厉的鬼哭狼嚎般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 |
|
 |
715 九寨沟的秋天。在这张相片可以窥见到四季的在树叶上的变化:嫩绿春色、深绿的夏彩、桔红的秋光,以及浅黄的冬景。加衬托着蓝色的湖水,以及鲜活的人物,一幅色彩多么分明的画面啊! |
|
 |
716 九寨沟最大的瀑布--诺日朗。藏语中诺日朗的意思是男神。也许,这个瀑布同位于加拿大与美国的交界处的尼亚加拉瀑布比较是小巫见大巫。 但,在这里,仍然可感受到人同自然的无法比拟。 |
|
 |
717 同一时间、同一范围内的大自然,色彩显得单一:近处是墨色的山和水,而远处被白雪轻抹得山头。 |
|
 |
718 图解见719 |
|
 |
718、719 山有山的俊俏,水有水的灵性。这里,山和水如同相依偎着伴侣,彼此映照着、衬托着。油画般的山水,想必是爱俏的山每日对着他脚下的湖水打量自己峻峭的身影。早已不再"俊俏"的我也在他的身边留个影,再用树枝、疏影衬托一下疲惫的我。
|
|
 |
720 清澈见底的湖水只有在人烟稀少的地域看见了。九寨沟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到处可以寻觅到蓝色、绿色的湖水,而且,湖水有股诱人的清澈。 |
|
 |
721 在刻有"岷江源"几个大字的石碑旁留个影。你可以想象吗?石碑旁的尚未被冻结的那条涓涓细流,就是岷江源头? |
|
 |
722 这是在被我命名为巨大"石灰池"的黄龙之留影。也许是因为旅途的疲劳,也许是从风景如画的九寨沟转换到这里,兴奋度已经减轻不少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先登黄龙,再探九寨沟,这样是否可以一直保持兴奋得心情? |
|
 |
723 这是九寨沟景点门口的一个柜员机。看这姿势,你弄得清是在取钱还是在偷钱呢?
柜员机的取钱口, 足够深邃. 它只考虑到取钱的隐秘性,而没有考虑到取钱的方便性. 以致于形成了取钱人的不佳形象。 |